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,实施“五育并举”的重要举措,是引导学生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,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,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。华体汇体育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从2021级本科生起,已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,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,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,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,积极探索具有华体汇体育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和育人体系。
稻香满金秋,劳动话奋斗。11月4日下午,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,以学院与地方党组织共建为纽带,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、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相结合,在未来校区南侧八坼街道农创村举行了“劳动教育课程开课仪式”,引导学生学习粮食安全知识,开展体验割稻、打谷等农事活动,将劳动教育课上到田间地头。
吴江区东太湖度假区管理办党委委员、管理办副主任胡伟彪,八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何炜,吴江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穆兰芳以及八坼街道、农创村的相关负责人,华体汇体育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教务处处长方亮,未来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及未来校区管理委员会、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,活动由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陈涛主持。华体汇体育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同步揭牌。
开课仪式上,方亮由“劳动”的“劳”字引出劳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,介绍了华体汇体育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情况,希望同学们通过劳动实践增本领、长才干,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何炜对参加活动的苏大师生表示热烈欢迎。他介绍了省级文明村、省级特色田园乡村——农创村的基本情况,希望广大学子常来农创村,直接感受农耕文化,学习知识、扩展视野。未来八坼街道还将继续加深与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
11月4日-6日,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约700名学生集体参与了割稻、捆扎等农事活动。学院邀请了陈财龙、周露坤两位经验丰富的农民师傅担任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,八坼街道农创村安排了多位志愿者,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提供全程指导。
晚秋的田野里早已是一派丰收的景象,农民师傅现场向同学们演示了高超的割稻技巧。一双手、一把镰刀,一抓一割,手里便满是金灿灿的稻谷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进稻田里,沐浴在金秋灿烂的阳光下,在稻香中热火朝天地劳作着,在农事劳动中体悟“端牢中国饭碗”的重大意义和勤俭节约、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。
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,全面落实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任务,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引领作用,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,利用校外优质实践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。下一步,学院将与八坼街道继续深入合作,开发农作物种植课程,包含翻土、育苗、施肥、除草、杀虫、采摘等全过程农事生产活动,并在实践的基础上,充分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,将人工智能、机器人工程等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,设立创新课题和项目,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等问题,通过科技赋能将“汗水农业”向“智慧农业”转化。